俄罗斯不排除Visa和Mastercard支付系统在俄境内使用受限
“没有被封过几个店铺,就不要说你是做亚马逊的”这是亚马逊卖家们常说的一句话!对于亚马逊卖家而言,跨境如同取经,沿途总有账户审核、物流堵塞、变态新规等各种妖魔鬼怪伺机而发,需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成功抵达大洋彼岸,取到财富真经。
近日有卖家反馈,其在2月份发起物流理赔后,不久便收到了亚马逊的封店通知。令该卖家费解的是,之前提交的物流理赔亚马逊予以通过并实施了赔偿,为什么合理索赔也会被亚马逊秋后算账?事后,该卖家进行账户申诉,然而一个多月过去了,至今仍未得到亚马逊的回复。
▲图片来源于知无不言
通过亚马逊发出的邮件可以看出,该卖家被判定为屡次提交不当的退款要求,滥用理赔政策并违反了卖方行为准则,因此被予以封号处罚。
▲图片来源于知无不言
开case过多也有风险!
然而该卖家的情况并非特例,近来陆续有许多卖家反馈自己因索赔次数过多而受到亚马逊的封号,账户的审核和把控愈趋严苛,甚至有卖家愤而吐槽:亚马逊的封号理由真是有流氓化的趋势了!
不过奇葩的封号理由还不止于此。理赔过多会被封号,开case次数过于频繁同样会受到亚马逊的“制裁”。卖方通了解到,一卖家因重复开太多case而导致账户遭到冻结。对此,亚马逊给出的理由是,该卖家在短时间内提交了不正确或者大量的请求,滥用了亚马逊的买家支持服务。
▲图片来源于卖家无忧
结合上述卖家的情况不难获悉,物流理赔和开case咨询客服原本是十分常见的服务,然而一旦此类行为过于频繁,就会被判定为账户异常,受到封号处罚。也就是说,索赔和沟通需适度,稍有不慎就会触及滥用红线,被打入封号禁区。
对此,不少卖家都深感愤懑,认为亚马逊判定封号的理由有失偏颇,过于走极端,侵犯了卖家的权益,连提出合理诉求都需审慎入微。甚至有卖家吐槽,卖家在亚马逊面前都是任其蹂躏的韭菜大臣,“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图片来源于卖方通卖家交流群
亚马逊封号理由大盘点
第一种:产品不符合亚马逊相关规定导致的店铺被封
亚马逊是十分照顾消费者的消费体验的,因此一些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因一些非人为、非可预知的因素导致消费者收到的产品陈旧、破损的商品也会导致消费者的体验收到印象从而收到顾客的A-Z和差评。
第二种:产品与描述的问题导致的店铺被封
这边指的是产品和listing展示的区别较大(雷同于我们经常抱怨某宝买的衣服有色差)导致的投诉,和第三点同样的道理。
当买家在亚马逊平台下单时,他们期待的是完美的产品和卓越的服务。所以,当消费者收到的产品跟他们订购的不一致时,买家很可能发起投诉,次数多了卖家就会受到亚马逊的警告或店铺被封。
第三种:单账号和关联账号限制导致的店铺被封
亚马逊最简单的规则之一,就是禁止卖家在同一个地点拥有两个账号。
亚马逊强制执行“单账号”政策,可以帮助买家减少与不良商家接触。假设卖家绩效下滑、遭到投诉或负面评价,可以随意开设新账号的话,那消费者就有可能被误导,从不良卖家那里购物。这对其他卖家来说也构成不公平竞争,同时也间接提高了卖家对自己店铺经营管理的服务(产品)品质。
第四种:亚马逊绩效指标差导致的封店
绩效指标是针对第三方卖家设置的行为准则,亚马逊用绩效指标来区分卖家的优良中差。特别是当亚马逊的硬性指标变得更高、更复杂,这样的指标将激励卖家做得更好。
第五种:销售假货导致的店铺被封
亚马逊反假货的政策是任何在亚马逊网站上出售的商品都必须是正品,禁止销售未经授权的复制品、盗版、假冒商品;如果被人投诉在亚马逊平台销售的话,那么卖家的账号很容易被亚马逊叫停,资金也将会被冻结。
第六种:侵犯知识产权导致的店铺被封
在亚马逊销售过程中,确保所售产品合法且拥有产权所有人授权,是卖家的基本责任。如果做不到,就会面临账号被停的局面。但这又意味着如果卖家不太了解知识产权侵犯行为,将很容易触犯亚马逊的规则从而被封店。
第七种:KYC审核不过关导致的店铺被封
根据欧洲有关监管机构要求,亚马逊有义务对在欧洲平台(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上开店的卖家进行公司和公司所有人身份审核(简称KYC审核)。卖家只有在欧洲验证团队审核通过后,才能在欧洲平台销售。
第八种:刷单、刷评论、刷爆款导致的店铺被封
显然,刷单好像已经成了行内的潜规则,那些不刷的新手卖家靠自己确实比较难度过最初的阶段,生存都成了问题,自然就大势所趋,而面对这样的前提,在此也并没有办法假惺惺的奉劝大家“别刷!”
亚马逊恢复销售权限需要多久,当亚马逊关闭卖家账号,卖家就陷入了悬而未决的状态。资金被冻结,库存无法出售,不清楚亚马逊是否或多久才会恢复自己的销售权限。
可以预见的是,亚马逊的账号审核机制将日趋严格,监控力度也将持续收紧。然而关关难过关关过,想要成功抵达大洋彼岸取得财富真经,还需和亚马逊派出的“拦路虎”斗智斗勇,时刻警惕不要误入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