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连情报局 | 韩国口罩涨价六倍;出口退税时间再压缩20%

原来的淘宝我们围绕的能学习的有美工视觉,客服,直通车推广,活动营销等,这么多年下来淘宝变化的也非常的多,微淘,直播等让人应接不暇,这五年中前面一两年淘宝店铺我们经常围绕S单,报活动,改店铺装修,改商品图片,一年四季节假日营销层出不穷,忙完双十一,忙双十二,天天还得盯着客服,白班晚班,售前售中售后,不管半夜还是清晨总会听到那叮咚声马上忙着给我们的上帝回复,最烦心的还有一些中差评修改,一些难缠客户的售后,天天可能就是忙于这些日复一日工作,应对淘宝新出的变化不断的去钻研,生怕错过了平台的变化让自己生意受到影响,再不停的全年无休发货,虽春节快递休息一段时间,但有时候我们认为春节还能用一些照常营业的快递公司来乘着其他商家放假的时候弯道超车,仿佛电商变成了永动机,忙碌的生活我们似乎生活就剩下了淘宝店铺。
还曾记得最开始进入电商梦想只是单纯觉得电商创业门槛比较低,相对自由,曾梦想着电商是靠互联网技术来做生意,肯定没有传统那么累,做到一定阶段有了第一桶金就能从事自己这么多年想做的金融,另外就是很想全世界去看看,何曾想被淘宝困于几点一线,工作内容身边朋友圈子几乎就是围绕的这些了,好像似乎一眼可望见未来,小卖家爬上去天花板突破瓶颈也许得天天盯着平台的变化,希望能抓住一波机会,让自己成为风口上的猪,但似乎这么多年下来,S单时代我们做不过,内容时代我们缺少才华,直播时代我们貌似更缺,忙碌的日常工作让我们甚至无暇思考,越发觉得一个人的忙碌也许真的可以废掉一个人,个人成长的空间圈子似乎被打压,可能这也不是我个人的一些感想,兴许大部分电商人士有些同感。
后来,发生了变化,变化起源于我开启了亚马逊全球开店!!!
变化1:格局变化
从国内走向国际,我开始去了解我所涉及站点国家的一些文化以便更好了解消费者
运营思维的变化,我从重店铺操作技术转向关注之前弱项的供应链产品开发
国内品牌转为国际品牌打造,说起来还是有点自豪
变化2:圈子变化
亚马逊的生态圈因为相对链路更长,在更多环节需要更专业知识,如简单的国际物流,外语基础等,会接触更多行业人员
不仅混迹淘宝卖家圈同时混迹亚马逊卖家圈,拓展多元的思维模型
变化3:学习变多
亚马逊有个很好的点是FBA把我们原来的苦活累活客服仓储发货售后基本解决了,因此可以将学习捡起来,而且亚马逊产业链要学习的地方确实非常的多。
头程FBA环节各个国家的线路,如日本空运海卡,美国商业快递空派海派海卡,欧洲空运海卡铁路专线等等,还有各个国家的报关清关,国内的出口退税
我们做过日本美国欧洲三个站点,里面涉及到日语英语德语法语等多门外语,记得最开始还兴致勃勃学了一段时间英语期待啥时候去这些国家看看,也许看到路上看到有人使用我们的产品会有一种成就感,我们日本做的最久倒没想过去学日语
................................其他能学习的还有很多,以后单独拿出来说说
大家也许会说现在做亚马逊晚了,那么多大卖,市场都被抢占了,现在做多难啊,但记得2011年我刚做淘宝的时候就有人在说已经做淘宝晚了,那时候那么多牛逼的淘品牌,但现在还在的淘品牌貌似也不多了,好多后面新晋商家做的更好,导致大家遗忘了很多当年时代的淘品牌了,现在比较火的网红可能2011年也没几个人认识吧,而且现在每天平均还新开三万家淘宝店,相比来说亚马逊的卖家数量少的多,况且更多的人还并不知道有很多亚马逊卖家做的比淘宝商家好,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淘宝竞争不过跑去做亚马逊的,想想要是这些淘宝商家进入亚马逊市场该会令这些亚马逊卖家多么恐慌。
2019年亚马逊全球卖家峰会还记得吴晓波发言说他之前一直不知道中国有一个叫“Anker”的品牌年销售额做到了六七十亿,那么普通人来说会有多少人知道这些亚马逊卖家呢?
左二是“Anker”创始人阳萌,右二是我
况且这么几年下来,我越发觉得亚马逊的配套服务更加的完善,如市场上全球收款的成本更加的低,原来Payoneer的2%左右,后面PingPong的1%,再后面连连支付,网易收款等等各大巨头进入收款领域,导致卖家收款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现在收款最低是每笔5美元。
再市场上的货代物流公司已经数不胜数,价格也是一降再降,服务也是越来越好。
当然其他还有很多更好的,就像淘宝在国内发展至今一样带来的很多的变化是我们当时所预料不到的。

我们建了一个亚马逊卖家交流群,里面不乏很多大卖家。
现在扫码回复“ 加群 ”,拉你进群。
热门文章
*30分钟更新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