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来了:小白卖家如何在旺季布局海外仓?
小编一直以为,在不借助外力的前提下,能够让店铺保持持续出单,才是一个优秀的亚马逊运营。而刷单、黑科技、测评,这些都属于外力的范畴。
试想一下,如果自己的店铺没有了这些外力所产生的因素(尤其是刷单)还能持续出单吗?
Part.1
于是,小编带着这个疑惑问了一些卖家,并将他们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A. 一开始没有订单,通过刷单开始有量,业绩一降再刷,反复如此;
B. 不全靠刷,但也为达到某些目的刷单,比如PPC关键词权重等;
C. 刷评,为了提高自然转化,但今年受影响大,想但不敢继续投入;
D. 从不刷单,有的活下来了,有的死了;
不同卖家的年收益的差别也比较大。可见,今年亚马逊卖家这个圈子,刷单越来越难。在直评被撸光的情况下,大卖虽然受影响但根基未动,而通常被嗤之以鼻是那些完全不刷单的卖家,竟然也都逐渐做起来了。最难受的当属那些一直刷单,可不知道刷的目的何在的卖家......
我们就来讨论下,为什么一些卖家不刷单能做起来,或者为什么一些卖家也刷单,但就是销量...比你好,卖家不刷单应该怎样运营好自己的店铺?
Part.2
站在亚马逊的角度,消费者搜索同类的产品会有几千甚至上万种结果,亚马逊总得去识别哪个listing应该获得它理所应当的位置,靠前或靠后,得有一套完整的评判标准,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A9算法。
A9算法中最重要的参数就是转化率,这一点是公认的。如果同样一款产品,我们的转化率高于其他竞争对手,那么A9算法会自动认为这是和消费者需求匹配的好产品,便会给我们更多的曝光。
也就是说假设产品曝光流量是平均分配的前提下,订单数量越多,也就代表着转化率比别的卖家高,转化率的差距也将决定亚马逊会给我们分配更多的流量,高转化带来的是更多的订单,就是这样一套闭环流程。
我们会发现,这样的逻辑符合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说过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把这样马太效应的观点嵌套进亚马逊卖家这个圈子,也是大卖越赚越多,小卖越活越难...
Part.3
既然知道了A9算法的原理和基础逻辑,我们结合上述几种卖家的观点给出以下判断:
不刷单的店铺活着或者死了,在于转化率做高或者做低了。“三分靠选品,七分靠运营”,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有的产品选对了,运营好,慢慢就做起来了,而运营差一些的,还是能活下,但活的不好,久而久之也就死了,连品都没选对,转化率自然低,更别说运营了。
那些一开始没有流量,没有订单的卖家,听说刷单能带来流量,也会有订单的,靠着刷单做起来一些,但终究没有从身上解决佛性运营这样的毛病,不会优化页面,不懂妥善处理售后,能得到的也就是一小波的量,后续逐渐失去了竞争力,还得继续刷,恶性循环,这样的卖家绝非少数...
更何况今年遇上亚马逊严打刷单,转化率断崖式骤减,还能不惨?
而一部分刷单的卖家,其目的不外乎也是提高店铺里的转化率,让亚马逊给予更多的流量曝光,但刷单的运作水平显然高了不少,从刷单的各个层面都在尝试亚马逊的算法尺度:加关键词搜索、烧广告提高关键词排名、加购物车、加心愿清单、下单、真实信用卡付费、真实地址签收、适当的留评率、完整的留评内容等等。
不仅仅是提高了流量转化率这一项,还有店铺的权重、站内广告权重等等,都在高压政策下降低review被删除的影响,拉长战线,给了自己更多运作的空间。
Part.4
其实,亚马逊的运营远不如我们看到的这么简单,作为第三方,我们既要应付亚马逊的A9算法和多变的政策,也需要面对广大的消费者。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通常消费者是简单的,会从搜索结果首页或前面几页直接选择一个结果,虽然这个结果未必是最优的。
并且大部分消费者是懒惰的,消费者通常会在消费选择的时候参考评论内容,却大多数不会主动留评这一点体现的尤为明显。同时,消费者又是贪便宜的,价格的横向参照也是很直观的,比如亚马逊系统给出的按照价格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就是他们很好的参考。
简单来说,靠前的搜索展示,足够多且好的评论,加上令人难以拒绝的价格,也是我们面对消费者时必然面对的运营关卡。
Part.5
讲完了大道理,我们再来说一说如何解决问题。
不论上述对面消费者还是亚马逊,各个角度来讲,低价是最直观的。至少在没有足够排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价格从低到高”这个排序列表中优先被展示出来,从而被消费者发现且点击。
与此同时,又因为价格低,消费者甚至于愿意为低价买单,尝试没有什么评论,甚至没有评论的产品。而消费者还有一个特性就是高性价比的反馈比例比相符预期的产品的反馈比例要高,也就是低价造成的产品低价又好用的错觉,潜意识中会提高消费者的留评比例。
作用到A9算法上来说,系统为产品增加了权重,流量也逐渐多了起来,转化率也上来了,订单呢?
自然是水涨船高...
当然,低价不等于亏本;
我们需要对产品进行严格的品质把控,包括货物供应链、包装材质和质量、物流方式与成本等各方面的合理控制和提升,只有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做好次生成本的控制,才能够让我们在产品定价的时后有更多利润空间可以为我们所用,增加产品的可操盘性;
当然,废了那么多的口舌,绝不会是告诉卖家们这样一个简单的事情,我们还要说一说如何做好日常的运营工作。
比方说利用亚马逊提供给我们的各种机会,这种机会可以是政策上的,比如说早期评论人计划,也可以是亚马逊提供的种种工具,比如说站内信、更直接的广告以及第三方工具。
别认输,向优秀的人取经,我们也可以做到
那些卖的好的,比我们做的都多...
(本文来源于酷鸟卖家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