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魏聊电商】所谓Listing优化,说到底就是把细节做好
亚马逊这两年的表现都可以称得上惊艳。其电子商务业务在成功辐射全美的同时也开始向国际市场蔓延。而在它斥137亿美元收购全食公司后,就连线下零售业,也得面临史无前例的冲击了。
通过回顾亚马逊在之前的所作所为,我们对其2018年的方向有了以下几点预测,至于有多少能命中,我们可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同见证。
首先是亚马逊对其快递服务的改进和扩展。亚马逊曾有个项目叫:亚马逊生鲜配送。这个服务提供上千种商品的当日达和次日达服务。然而这项业务目前却只能在美国的一些大城市,和少数有着发达地铁网络的海外城市实行。并且这项服务的收费也颇高,每个prime会员除了需要为这项配送服务支付15美元的月费,还要在商品额不足50美元的情况下承担额外10美元的快递费。
通过收购全食超市,加上设定更多的分配中心,亚马逊生鲜的业务应该能更好的扩展开。通过提升亚马逊的仓库点,然后将订单配送点设置的离消费者更近,应该能对服务的经济效益带来提升,从而反作用到会员的月费和单件最低快递费。但是考虑到亚马逊在去年八月才完成了全食的收购,那么想要短期内就形成这样的局面也不太现实。全食公司和Instacart的递送合约也要到2021年才到期,这个因素也可能导致亚马逊在这方面的发展更多舛。但是既然亚马逊已经明确表示过他们将会通过全食公司来形成自己的网上商城购物体验,我们就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期待亚马逊的表现吧。
接下来的一点,则和亚马逊的Prime年费有关。亚马逊在2014年时,大幅上调了其Prime会员的年费,从20美金涨到了99美金。在价格大幅上涨时,亚马逊也及时跟上了Prime会员产品推荐和当日达,次日达的服务。还投入了上亿美金用于丰富Prime视频和其他与Prime有关的电子内容服务。而在这样改进之后,上亿的消费者加入了Prime会员,购物行为也受到了亚马逊的影响。尽管提价到99美元以上还需要考虑到消费者的心理变化,但是亚马逊已经开始筹备2018年Prime年费的增长计划了。除了美国,其他地区的Prime服务也可能会有变化,比如德国和日本,尽管在这些地区的Prime服务可能还达不到销售价值。
亚马逊公司的管理层已经发现,公司在国际业务上的扩张,往往受到其注意力管理的影响而无法抓住每个出现在面前的机遇。这似乎也可以解释为何目前亚马逊的国际扩张都在向欧洲和印度发展,而在拉美地区则只占有很少的市场。不过这一点正逐渐变化,因此我们的第三个预测就是,亚马逊接下来可能会大力攻克拉丁美洲的市场。Prime已经在去年三月于墨西哥上线,同时亚马逊也表示要在墨西哥城附近建立一个大型仓库。此外,去年十月,巴西的线上第三方商城也开始运行了。把一个有6亿人口,GDP5万亿的地区不管全部留给竞争对手,亚马逊想必也不会做出这么慷慨的决策吧。
通过在印度地区投入数十亿的资金建立自己的仓库的物流中心,亚马逊成功的在Flipkart的市场中抢的一席之地,成为了印度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市场上的一股生力军。上个季度亚马逊在印度市场上的销售成果提高了67%,而这使得亚马逊印度站为亚马逊的第三季度销售贡献了29%的份额。可以预见的是,这个份额在将来还会继续放大。与此同时,亚马逊在多个平台上开展的广告业务也成为了为其贡献业绩增长的主力军。不得不说这是亚马逊APP和其收集的大量用户数据为他们带来的无法复制的胜利。尽管在亚马逊年度报告中将广告业务的收入并入”OTHER”部分,但广告在这个部分中的业务却是占比最大的,年增长率甚至高达58%。按照这个速度增长下去的话,在2018年,光是广告的营收都会高达60亿。那么,印度市场和全局广告自然也就成为了2018中可能的热点。这也是我们对于亚马逊2018大事件的第四个预测,继续在印度市场上发力,扩展广告业务,看起来完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美国也好,其他站点也好,亚马逊的第三方卖家市场增长速度都是令人瞠目结舌的。大量商家涌入亚马逊平台,给消费者带来更丰富选择的同时,也让消费者从激烈的卖家竞争分割市场的低价中受益。而亚马逊则通过收取佣金,递送费和广告费用获得巨大利益。可是随着亚马逊平台的不断做大,质量管控必须被提上议题。过去两年中,亚马逊已经在着手控制平台上的各类仿制品,盗版品的销售,包括对这些卖家进行限制其销售的措施。2018年这样的趋势还会继续下去,亚马逊将会在满足客户体验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对于第三方卖家的各种指标要求也会更高。除了加强对现有卖家行为的监视,对于新卖家的审批会不会有变化,listing的创建,产品的发货速度,物流准确度,甚至售后的限制会不会有新的要求?接下来的一年,让我们拭目以待。
版权申明
文章内容整合来源:赢商荟
如需转载请备注来源“跨境电商赢商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