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亚马逊不同价格区间的选品底层逻辑
一,选品的底层逻辑
如果一定要给选品确认个底层逻辑的话,应该是对于能力和风险的均衡模型吧。对于完全空白的初学者,无论是对产品、平台还是商业逻辑等都有欠缺的情况下,选择低价刚需选品法,其实就是在生存下去的前提下成长;而随着相关能力的补齐和提升,自然能匹配到中高价的打造阶段获取更加丰厚的收益了。
二,低价选品的底层逻辑
因为成功并没有难只是坚持的人并没那么多,为了维持心态稳定和确保动作不变形,所以我们需要以低价产品来介入,以确保在启动阶段的能力提升上,能充分的理解和学习到对应的商业和打造逻辑。
所以,低价产品有以下优缺点:
优点:风险低资金投入小,能稳定心态确保打造逻辑;
缺点:利润低打造空间小,对应客户价格敏感度高忠诚度低难以稳定盈利。
三,中高价选品的底层逻辑
做大事和做小事的难度是一样的,事实上在相应能力具备的情况下,同样的经历和投入做中高价商品显然是比做低价商品回报更大的。
其对应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
利润高打造空间大,对应客户价格敏感度低功能性需求高,具备一定忠诚度;
便于品牌打造实现长期稳定稳定;
缺点:
资金成本高且拿货周期长,叠加风险较大没准好好的情况下容易心态失衡
打造逻辑失当(由于价格敏感度偏低,故低价螺旋的打造周期可能会更长?
四,中高价商品的选品法
虽然定义为中高价商品,但是刚需的可批量复制性是选品的基本逻辑都应该具备。其次则是再次梳理完整个选品的办法,共以下四个办法:
1、场景选品法:主动选品,依据消费者的使用场景进行全方位覆盖;
2、竞品借鉴法:主动选品,依据各平台优秀店铺的产品选择进行学习;
3、价位段选品:被动选品,依据搜索结果及 BSR榜单查看对应产品;
4、软件选品法:被动选品,对3的选品逻辑通过软件进行标准化覆盖
整体来说,经过今天的学习,对于选品上有疑惑和分歧的地方,再次得以完成整合和协调。只是在具体落实方面由于中间休假一周落下较多,还需要尽快完成20+中高价商品的选品以知行合一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