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新出路?一批美亚卖家正涌入新站点/平台
自今年开年以来,“单量低迷”的话题屡次被卖家提及,单量什么时候能回升?亚马逊还有没有利可图?一些卖家心存疑问。
除此以外,有不少卖家表示,亚马逊赚快钱的时机已经过去,因此不少卖家纷纷开始找寻新的赚钱赛道。
多个数据显示,新的一年开始,已经有不少跨境卖家在准备铺设多个平台、多个市场。
但对于这个做法,却有很多卖家持不同看法:据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亚马逊暂时还是无可替代的……
01
亚马逊美国站卖家正加速扩张欧洲市场
《Morden Retail》报道指出,进入2023年,市场扩张成为亚马逊卖家的首要任务。据亚马逊代理机构反映,亚马逊卖家扩张到新站点、新平台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美国站卖家正在涌入欧洲市场。
Jungle Scout的报告显示,目前在亚马逊全球20个站点中,美国站的卖家数量最多,其中至少有45%的卖家在经营美国站的同时开通了第二个站点,有50%的美亚卖家计划在今年进入新的亚马逊站点销售。
那么哪些市场将成为美亚卖家的扩张目的地呢?
英国和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电商红海市场,也是亚马逊在美国以外全球最大的两个市场,Marketplace Pulse数据显示,亚马逊德国站至少有3300位卖家的年平均销售额达到100万美元,而在英国,至少有3200名亚马逊卖家达到这一销售额水平。
作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德国位于欧洲的经济中心,靠近意大利、瑞典和丹麦等市场,且当地消费者的平均收入很高,其还是亚马逊全球第二大市场。英国市场除消费水平高以外,还有语言相似的优势。因此这两大市场顺理成章地成了多数美亚卖家的首选扩张市场。
除英国、德国站点以外,亚马逊其他站点的卖家也在不断增加。2022年,亚马逊巴西、土耳其、日本、沙特阿拉伯的卖家分别增加了220%、80%、53%和50%。
除了在市场上进行扩张以外,不少美亚卖家还在筹谋多个平台的铺设。
02
亚马逊整体费用上涨
卖家正涌入其他电商平台
据MarketPlace Pulse最新数据,2022年,卖家在亚马逊的运营成本占到了销售收入的50%以上,这一比例比5年前高出了10%。成本的上涨,透露了亚马逊卖家生存环境的变化。
亚马逊卖家运营成本的逐年增加,并不是因为卖家使用了亚马逊的更多服务,而是同样的服务变得更贵了,这主要体现为亚马逊FBA和广告费用的不断上涨,因此不少卖家纷纷开始找寻新的赚钱赛道。
亚马逊代理机构Supply Kick首席执行官称,在过去6个月中,其所接触的亚马逊卖家中有40%表示有兴趣在其他平台如eBay、Wayfair、HomeDepot和沃尔玛等进行销售。Jungle Scout发布的2022年《亚马逊卖家状况年度报告》指出,有52%的亚马逊卖家计划在2023年开拓新的电商销售平台,其中在eBay上开店的意向最高。
Pattern的市场总监George Hatch表示,沃尔玛、eBay等平台的卖家数量正在迅速增长,几乎与五到七年前的亚马逊一样。若按照这一趋势持续下去,新平台带来的边际增长也将降低,且随着这些平台日益成熟,对卖家的要求也会变得更为严苛。
虽然多市场、多平台战略也有风险,但美亚卖家希望以此来分担单一市场、单一平台的压力的想法也是无可厚非的。具体能否真正助益营收,还是要看卖家的布局安排是否贴合市场发展需求。
03
卖家:亚马逊暂时还是无可替代
如今,跨境卖家不仅要发展多个新市场,还要筹划多个新平台,但其他平台似乎也不容易开展。
一铺设多个平台的卖家表示,现阶段沃尔玛虽然对新卖家有很多优惠政策,但平台流量太小,只能作为产品曝光的辅助平台,而Temu等平台已经开始向卖家“开刀”,不是“良配”。
对大多数卖家来说,亚马逊暂时还是无可替代的。2022年亚马逊的全球买家数达到3亿,每月访问量达到27亿次,66%的消费者将亚马逊作为首选购物搜索平台。
显然,尽管亚马逊屡次上涨各种费用,又或是大砍库容常态化,种种操作压缩卖家利润空间,但其对中国跨境卖家的吸引力还是难以抵挡。
根据亚马逊的最新数据,今年中国卖家通过亚马逊的18个海外市场向全球消费者销售了数十亿商品,利用亚马逊物流服务(FBA)的中国卖家数量同比增长超过20%,其销售收入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过去三年,亚马逊上的中国品牌卖家数量激增了近三倍,其营业额在2022年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在亚马逊上的200万位中小卖家中,有89%的卖家在2022年实现盈利,37%的卖家实现了全年利润增长。
Jungle Scout数据显示,目前有73%亚马逊中小卖家表示净利润高于10%,35%的卖家利润高于20%,其中美国站卖家的平均利润率在7%至10%之间。
对于营收情况,不少亚马逊卖家表示,市场行情如此,单量下滑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过总体营收还是可以的。
最后,小编想说,在短期内,亚马逊全球电商平台霸主的地位或无法撼动,深耕这一平台也更容易得到较高的产出,但这并不意味着仅坚守这一个平台。正所谓,未雨绸缪早当先,居安思危谋长远——时刻保持危机感,而且可以根据企业发展不同周期适当去开拓增量市场,才能更好地应对突发性风险。卖家可根据不同平台的特性,结合公司实力及产品线等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