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方通跨境早报】亚马逊日本站推出New Life Special购买页面;亚马逊将重新开放英国欧盟配送网络;亚马逊在比利时开设首个物流中心
从选品到运营,从工作到人生,大多数人有一个习惯性的错误—既贪新又贪多。
比如,很多卖家总在忙着不停的选新品、注册新账号、开拓新平台等等,却鲜有把当前已经上架的产品打造到Best Seller,把当前的账号销售金额再往上冲一步,把当前正在运营的平台店铺打造到足够养家糊口、实现团队成长和飞跃。
是当前做的已经到了天花板了吗?
肯定不是。
在孵化营的课堂上,聊到一款产品的打造过程,我经常提出一个隐喻:假设你的脑门上被架着一支枪,条件是,如果不能够在三个月内把一款产品打造成Best Seller,直接枪毙,你觉得能不能打造起来呢?
每次这样询问时,同学们都在笑。
大家笑的时候是酣畅淋漓,但在实际打造过程中却依然有百般措辞,因为他们知道,并没有真实的那么一支枪存在。
这几乎是我们很多人的习惯性推脱、妥协、逃避。
虽然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一些新鲜血液,需要多一点东西,但在成长和成功路上,专注永远好于分散,阶段性的聚焦永远是捷径。
所以在孵化营毕业前的一节课中,我总是会提醒,课程差不多结束了,运营的大框架和小细节我已经交付了,至于大家是否能够刚好接得住,既需要有基本的商业逻辑,还需要有大量的行动比如把课程反复听10遍以上,而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大格局下的单点突破能力。
什么意思呢?
比如,能否在把一款产品打造起来的同时,纵深布局去占领多个坑位。
可以是一个店铺里有多款产品,也可以是多个店铺围绕同一产品的不同款式,实现从单品爆款到单品矩阵。
我们曾经做过反复的评估和测算,即便把一款产品打造起来,即便已经是Best Seller,很多时候在遭遇竞品攻击时,你也是没有还手之力的。如此一来,假设你的店铺里有10款产品,每一款产品都表现不错,而一旦遇到劲敌,可能瞬间就如落花流水般散去了。
但如果换一种逻辑,当我把一款产品打造到头部,我接着在同一店铺(最好是不同店铺、不同品牌)中打造第二款产品,和第一款产品是同类,但款式不同、颜色有差异、搭配组合有区别,核心就是,关键词一致,满足于基本相同的应用场景,用户群体相同或者重叠,这种情况下,新款产品的打造,你既可以参考前一款产品打造的经验,同时又有前一款产品做防护,如果遭遇竞争和攻击,应对可以更自如,打造起来相对更容易。
第二个款产品打造完成,再去打造第三款同类产品、第四款等等,当你在一个Best Seller榜单中占的坑位越多,你的进攻和防守能力就越强,最后,你完全有机会铸造出铜墙铁壁,把一个类目包围得水泄不通,新卖家压根进不来,你就可以固守一方领土,一个产品,年利润千万+也不是难事。
当然,这里想提醒的是,多个店铺布局一款同类产品绝对不是指每个店铺都只上这么一款产品,而是每个店铺的商标、产品各不相同,但你重点打造的产品则要以不同品牌不同主题不同图片不同文案布局于每个店铺中。
比如,假设你有5个店铺,布局不妨如此:
店铺1:商标A,产品A1,B,C;
店铺2:商标B,产品A2,D,E;
店铺3:商标C,产品A3,F,G;
店铺4:商标D,产品A4,H,I;
店铺5:商标E,产品A5,J,K;
其中,A1,A2,A3,A4,A5等属于同类不同款产品,在不同的品牌下,以不同的图片,不同的文案,不同的价格,去占领不同的坑位。
这是我凭空想出来的打造思路吗?还真不是。
如果你足够用心,也许,你就可以在自己正在打造的产品中找到上述玩法的影子,因为,这是很多大卖都在做的事情,我只不过是把所见所思分享出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