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大面积下架此类产品,近期物流价格直线下降.......
昨天同学LI在运营课程上问到为什么看到有些细分类目,同一个店铺里同一个品牌同一个类目好几条listing也能够同时都在头部前五,丝毫没有店铺同类目产品多listing而导致流量被亚马逊制衡的情况出现?
我们都知道如果亚马逊店铺同个细分类目,同时上几条listing,即使不同图片,不同埋词,不同文案,也会被亚马逊限流。
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会出现可能,你的产品A排名上去了,产品B排名就下滑了,或者是你的产品B排名上去了,而产品A排名就下滑了。
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品牌已经在细分类目深耕得很好,品牌已经具备了溢价空间和粉丝的喜爱,那么上面说的那种流量制衡的情况也就不会出现了。
毕竟品牌已经在细分类目深耕许久,有一定的品牌效应。
我们有一个细分类目深耕了几年,同样也是用一个店铺上架了六条listing,属于同一个细分类目的,但是实际上却丝毫都没有受到流量的制衡,这六条listing一直都稳定在前十以内,稳定的出单,稳定的盈利。而这六条listing,每天能够给我们带来了一千四百多单的日销量总和。
很多人说,做亚马逊就不要去考虑做什么品牌,永远都不可能。其实,每次看到这个说法,我都很无奈,品牌在亚马逊平台上能否推得起来,取决于你的运营技能和产品力。
如果你的产品没有核心的竞争力,那么品牌可能就只是一个“商标”而已,完完全全做不到品牌效应,品牌粉丝的积累,品牌溢价空间。
那么自然你也无法真正做到细分类目的深耕,也无法大大节省你的流量成本。很多时候,客人经常复购我们的产品,还会发邮件咨询我们的这个品牌的产品,还有其它款式吗?还想购买其它款式的产品。这不就是品牌效应?这不就是品牌粉丝已经在慢慢积攒了?
而如果一个品牌能够深耕细分类目,带来了产品很多的批发单,产品的很多复购单,产品的溢价空间,其实真的帮你节省了很多很多流量成本,也就是广告费用。毕竟在广告费用上,多花钱不算什么,能够省钱才算是真本事。
当投资方要买下你的品牌,开出“240万美金”的天价时候,这不也是对我们品牌的肯定,不也是对我们的产品的肯定?
好好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做好产品,死磕产品品质,把自己定位为产品经理,解决产品的痛点,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这虽然很难,但是这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那时候我在公司会议上提出我们的产品要力争做到退货率千分之一,刨除地址无法投递之外,力争要做到这个千分之一。当时运营的姑娘们都说,老板,太难了,这个事情太难做到了,这压根是无法做到的事情。我只说了一句,就是因为难才更值得我们去做,太容易做到的事情,那么回报是低的,我们没必要去做。
回过头看,我们不也做到了,真真正正做到了产品退货率千分之一不到。我们的产品的listing口碑分基本都是4.8分之上,所以良性循环,产品转化率越来越高,销量越来越好。
所以为什么很多人说在后台催评无非是想催来差评,压根不敢催评,甚至有些人说试过催评了,但是来的都是差评,于是说这一个办法不是好办法,就不敢接着催评了。出现了这种情况,难道不是需要注意提高你的产品用户体验感了?
而你的竞品却可以通过这个办法,每天维持着产品listing的ratings的增加,保持活跃度,转化率和权重一直在上升,于是跟你也就拉开了一段很长的距离。不是这个办法不是好办法,而是你本身的问题,竞品能做到,为什么你做不到?
多思考,多尝试,多总结。
上个星期,同学L跟我说,通过了后台的催评,让她的新品在短短销售了十来天的时间,有了两个五星ratings,一下子就拿下了细分类目的#1 New Release,排名上涨得很快,销量也是势如破竹。通过了实操,论证了我的观点是正确的,而且说这是个值得每天都坚持去催评的动力。
如果你有落地实操过的话,肯定发现我的全部观点,都是具备实操性,而不是在讲“玄学”。
很多人都跟我说过,看过很多人写关于亚马逊干货的公众号,都是感到了很“玄学”,“虚”的感觉,毫无实操经验可言。我经常说,我跟他们不同,毕竟我还不是“三亿美金大卖”。
我也不懂得什么是销量天花板,什么是流量闭环,什么是产品的屏障,我只懂得补货,收钱。
......
刘润同学说过: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要进窄门,不要进宽门。宽门易进,所以人多,但必至灭亡,窄门里人少,方得永生。”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创业。
如果想让后面的路走得更容易一些,你一开始可能要做点难的事情。
比如,你是做电商的,看到大家都SD,你要不要SD呢?
选择SD这件事很简单,真正难的是什么?是你对价值观的坚守,坚持不刷单。
这件事非常难,因为同行都这么做,平台也把这种行为合理化了。你不刷单,意味着你要牺牲一部分利润。
越多后面,行业越来越规范,刷单这种混乱的现象就会被整治,熬过了混乱期,那些坚持不刷单,诚信经营的卖家,路会越走越宽。
而你可以发现,离开了SD等一切骚操作,靠产品来打造爆款,很多人却不晓得如何去打造产品了。
有时候,你不理解这个世界,错的,可能并不是世界。错的,是你理解世界的思维模式。普通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而顶级优秀的人改变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