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不注册一个当地公司做虾皮lazada?
自白鲸发布 App Annie 出海非游 App 月度收入榜解读文章《静中有动,非游戏 App 出海收入榜 Top30 释放了哪些信号?》之后,读者就一直“敲碗”让我们解读这家公司,今天终于要还债了。
文/zhaolisa
在 10 月和 11 月上榜的非游厂商中,小蚁科技、万兴科技和棒糖科技是特殊的存在,这些厂商都拥有“软硬互联”产品。万兴科技和小蚁科技都做智能监控设备,对应的 App 分别是「Fami Safe」和「Yi Home」。只不过万兴科技软件的主要收入点不在「Fami Safe」,而在其视频剪辑类 App,小蚁科技软件端的收入则基本从「Yi Home」一款 App 获得。
棒糖科技与上述 2 个厂商又有不同。
Sensor Tower 数据显示,棒糖科技 11 月的出海 App 收入大约 55 万美金,源于多款产品,但其中「Femometer」贡献了 40 万美金,是主要收入来源,包括 iOS 端的 30 万美金和 Google Play 端的 10 万美金。
另外的 15 万美金中,有 10 万美金来自一个脸部瑜伽练习 App「Face Joy」,目前只有 iOS 版本。看得出,是「Femometer」和「FaceJoy」这 2 款 App 贡献了棒糖科技绝大多数软件收入。
「Femometer」有月经追踪、备孕指导等功能,是一款聚焦女性群体的工具类 App。在笔者看来,棒糖科技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它聚焦的“女性健康”赛道,是一个出海开发者入局很早而且吃到过红利的领域,但现在女性健康的关注度在上升,而活的还不错的出海厂商却不多了。棒糖科技此时依靠软件收入登上榜单,的确引人注目。
女性健康 App 的市场规模一直在扩大,Market Analysis Report 今年 6 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女性健康 App 在 2020 年的市场规模是 23 亿美元,到 2028 年,这个市场的规模将以 19% 的复合年增长率扩大。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比较明显。
1. 女性身心问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生活习惯不佳(饮酒、熬夜、饮食习惯不规律)、压力都是触发因素。
2. 放宽到更多人群,大家都愈发关注身心健康,而且倾向于用科学的方式了解自己的状态。随同女性健康市场一起增长的心理健康、男性健康、助眠等等。
从上图可以看到,女性健康类 App 主要包括“健身&营养管理”、“月经健康”、“妊娠跟踪与产后护理”、“更年期健康”、“疾病管理”等等。其中,在 2020 年,“月经健康”类 App 因为针对的问题相对普遍,占最大的收入份额,为 37%。早期的出海厂商基本也都在做这一类目。
早在 2015 年前后,就有一批做工具或者做休闲小游戏的出海厂商入局了这个赛道,但这些厂商“偏科”严重,他们主打的几乎都是“月经追踪”,App 名内多有“period”、“track”等字眼。这些 App 页面简单,功能也比较单一,基本停留在表面的数据记录和整合,技术门槛并不高。变现模式上,以 App 内广告为主。
这样的 App 配置及商业模式固然埋下不少隐患:
1. 手机内置功能越来越丰富,这种单纯记录经期的工具完全有可能被替代。
2. App 不易获得粘性用户,可替代性强。由于这些经期追踪功能大同小异,因此用户一旦发现了界面设计更好看的 App,就很容易“变心”。此外,如果 App 对用户的长期数据没有处理能力,那么用户放弃这款 App 的成本也是很低的。
3. App 内广告容易引起用户对个人隐私安全的担忧,产生不信任感。
这些早期的经期追踪 App 现在基本都下架或者停止更新了,结局似乎也证实了上述隐患。新增用户少、老用户留存差导致的变现难题是厂商放弃这些 App 的最主要原因。
而现在还活着的出海 App,一方面在产品形态和变现模式上已经做出改变,另一方面,其背后的厂商也有着与工具出海厂商不同的基因。这其中,棒糖科技的产品形态和发展路径是十分典型的,甚至在现下市面上做得不错的女性健康 App 中也打出了差异化。
从这些 App 的设计中可以看出一些女性健康类 App 的相似之处:
1. 选择明快的颜色作为 App 的 icon。
2.用户要使用 App 基本都需要经过个人注册部分,至少要绑定一个个人邮箱或社媒账号。
3. App 一般会在用户使用前,向用户索取最近一次经期时间以及间隔。
4. App 主页设计以简约为主,一些功能丰富的 App 会将非重要内容集成在屏幕左/右上角的设置栏,而非创建更多的主菜单栏。或者,将内容集合在一个菜单中,但按照重要性排序,用户可以滚动查看内容并随时停止浏览。
5. 科普型知识、用户社区、饮食管理及健身内容是增加 App 丰富度和社交属性的常见手段。
6. App 基本都以订阅变现为主,部分 App 同时设置 App 内广告的变现模式。表格中的出海厂商都有 App 内广告,同时还添加了类似“做任务、赚金币”的玩法。
7. 多数厂商会在同一款 App 中添加多种主功能,比如经期追踪、备孕、避孕等,恒羿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和 Ovia Health 则相反,一款 App 只面向一种需求。
「Femometer」与这些 App 多有相似之处,但也做出了新的尝试。
我们从功能、界面设计和变现模式 3 个方面来看「Femometer」。
「Femometer」不强制用户用个人信息注册,而是在用户使用过程中,用完善个人信息赚取金币、兑换会员的方式激励用户绑定个人账号。用户启动 App 时会自动弹出按月订阅的套餐付费指示。用户也可以试用 7 天,7 天之后每个月的订阅费用是 9.9 美元,按季度订阅 19.99 美元,年费 49.99 美元。
这个费用「Flo」要高出不少。「Flo」是 2021 年下载量最高的健康 & 健身类 App,和「Femometer」功能类似,是女性健康类 App 中知名度最高的一款产品。
用户在进入界面前,需要在使用 App 的 3 个目的中选择 1 个,备孕、追踪经期和孕期健康,一旦选择后进入的界面里将不会出现其他 2 类的切换按键。同时用户需要先提供一些个人经期的情况,例如最近一次月经的起始日期、月经周期等。
整个 App 可以概括为“记录+整合”、“预测+分析”和“指导+科普”3 个功能:
1. “记录+整合”。App 鼓励用户填写身体状况的多项细节,通过让用户做“多项选择”的方式来降低填写成本。拿“月经追踪”举例,用户可以只填写月经周期、时长,也可以具体到血色、白带状态等。App 可以将收集到的这些信息整合成图表,使用户直观的了解个人状态。用户填写的越细致、使用「Femometer」时间越长,App 呈现的曲线就越能还原用户真实的身体变化。
除了经期、孕期、备孕期的数据记录,用户也可以记录日常生活起居,比如,一天喝几杯水、是否服药、是否饮酒、睡眠质量、情绪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一方面给用户更高的信任感,产品在全方位地了解用户身体状况、查找问题原因,另一方面也打破了「Femometer」聚焦于经期追踪、备孕、孕期指导的局限性,成了一个聚焦女性健康的 App。
2. 预测+分析。这是经期追踪类 App 都会配置的一个功能。App 会根据用户过往数据告知用户当天处于什么阶段,各项激素分泌情况如何、是否适合受孕等,并且会推测下一次生理期时间以及用户可能会产生什么症状。按理说,App 获取的用户数据越多,预测就越准。但早期的经期追踪 App 貌似并没有做数据处理。
“分析”功能是指「Femometer」会将用户症状做出评级,以图表的形式呈现。“评级”实际也是一个量化过程。以女性白带状态为例,关注这项症状的用户多半也对这一概念有一些了解,很大程度上也会知道自己的情况是否属于正常现象,但用户无法确定的是,这个症状严不严重,有多严重。而“评级”实际让用户对自己的状态有了一个更具体的判断。
3. “指导+科普”。在做出预测以及数据分析的基础上,「Femometer」会解释每一项指标代表什么、用户如何看这些指标等等,同时还会对一些激素、生理周期的概念做一个科普。另外,「Femometer」会以文章和视频的方式发布一些女性健康类的课程和知识。这一功能实际上进一步降低了用户使用「Femometer」的门槛,而同时通过解释概念,也能提升 App 做出的预测和分析的说服力。
3 个功能是如何被整合到「Femometer」中的呢?
「Femometer」的整个界面色系介于“浅粉色—深紫色”之间,这是女性健康 App 常见的配色。主页分为 5 个菜单,首页展示用户最关心的问题,包括距离下次经期的时间、当日受孕率大小,并留下了用户记录当天身体状况的入口。首页设计以简约为主。
另外的 4 个菜单分别是“日历”、“分析”、“曲线”和“内容”。用户在“日历”版块下可以查看个人当月以及过往的月经日期,易孕期、安全期、排卵日等内容都会展示在日历中。在这一栏,「Femometer」设置了第 2 个记录身体状况的入口。
“分析”版块顾名思义承担了 App 分析和指导的功能,另外还包括导出数据、生成报告的功能,这为用户就医问诊提供了不小的便利,这一版块都需要订阅解锁。
如果说“分析”版块是针对深度需求打造的,那么如笔者上文所说,“曲线”版块跳出了经期追踪、备孕和孕期指导这 3 个领域,向真正覆盖女性健康需求的 App 转变了。这也是棒糖科技区别于早期以及当下许多女性健康 App 的地方——引入智能硬件设备。“曲线”版块下的“基础体温曲线”和“身体曲线”的原始数据,用户可以手动输入,也可以蓝牙连接 Femometer 的智能硬件设备自动上传。硬件部分细节我们在后文介绍。
最后一个版块是“内容”部分。这一版块下集合了 Femometer 自己推出的科普类课程、用户社区以及官方 Instagram 账号精选内容,课程包含文章和视频,视频时长基本在 2 分钟以内,部分特邀专家的内容需要付费解锁。
社区允许用户发布图文、点赞和评论,同时也会根据用户所选的感兴趣的话题推荐内容,据笔者观察,「Femometer」社区能保证每天有用户发言,用户主要在社区内发布自己的近况、困扰、疑问。Ins 精选内容以图片平铺的形式排列,图片为插画风格,笔者目前见到的所有女性健康 App 内的画风都是这一类。而用户点击图片,会跳转至 Instagram App。
对比「Flo」只有 2 个主菜单,其他功能都藏在左上“设置”栏的设计,「Femometer」除了第一个菜单的设计比较简洁外,其他菜单中融入了更多功能和玩法。甚至在更隐蔽的入口,「Femometer」还添加了赚金币获会员的奖励机制、并把线上商城也嵌入了 App 中。
一方面,「Femometer」算是笔者体验过的元素最多、子菜单层级最多的女性健康 App,但每一个版块,又都是「Femometer」的“基础版块”,无法舍弃。但因为只采用订阅变现,没有广告让页面显得清爽几分。
同时,棒糖科技在变现上走向了互联网 2 个终极变现模式的另一条路,电商。
Femometer 售卖的产品主要包括硬件设备以及营养类软糖,其中可以连接 App 的智能硬件设备包括体温计、智能体脂称、排卵仪和盆底肌康复仪。要查看这些设备数据需要连接「Femometer」App。不少女性健康 App 允许连接「My Fitness」等手机自带 App 或智能手环,而「Femometer」只支持连接自己品牌的硬件设备,这一点这样看起来,非常强势。
棒糖科技创始人楼晓都在 2016 年接受其他媒体的专访中表示,自己和太太在备孕期间曾遇到各种不便,以此为启发,曾在医药企业有过工作经验的他便想到从一支智能体温计切入市场。Vinca 体温计作为棒糖科技第一款智能硬件产品,其推出时间和「Femometer」是同一年。可见,从那时起,楼晓都创立棒糖科技最初的目标就不止做一款 App,或者只做产品这么简单。这一部分可能源于野心或者商业化的考虑,但从创立初衷来看,也许经历过问题的创始人才知道可能只有软硬件都做,才能真正满足用户需求。
Femometer 的独立站设计和产品详情页都是经过设计的。对于体温计这种用户熟知的产品,产品详情页以介绍产品功能为主,告知用户体温与经期的关系以及如何查看结果。而对于盆底肌康复仪这种用户可能不熟悉的产品,产品详情页会通过视频介绍产品用途和使用方法,通过动画和艺术性元素结合,视频并不会让女性用户感受到被冒犯或者不好意思。
目前,Femometer 的产品仅在 Amazon 销售,点击 App 以及独立站内的产品链接都会跳转至 Amazon 产品页。
小蚁科技的软件作为升华硬件的存在让公司找到了更可行的商业模式,让用户对于品牌更有感知,进而带动硬件销售。而棒糖科技的软件和硬件,是 2 个相互成就的业务,缺一不可,同时“出生”。
健康大赛道下,如女性健康、如助眠,都跑出了不少出海产品或者品牌。但无疑,用户对于健康,更注重品牌感、权威性,这对所有厂商来说都是最难的。棒糖科技这种思路,优质硬件+时常陪伴用户左右的软件,来不断刷存在感的组合拳,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