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 Tok运营效率低、缺人手、怕封号……点这里就对了
今天的文章开始前,
圆圆先写一些上周五发的文章,
《24万货值被扣押!忽悠型货代加不靠谱尾程,卖家无缘旺季》后续。
文章里我们写了卖家发货被货代坑完美错过旺季的爆料,
根据货代和卖家双方的最新反馈,
之前双方之前的沟通部分地方不到位,
存在一定的误会,
他们已经和平解决了这件事。
毛sir这里也跟大家讲下我们的做事风格:
从业六年来没有刻意黑过任何一家公司,
更多时候不提某一家公司,
一般会做共性处理,
一旦发文出来也不会轻易删除文章,
所以提前沟通变得很重要。
所以最后文章并没有删除掉,
圆圆修改了货代的名字,
这样的货代也算是有担当的。
双方问题解决了,
就是最好的结果。
年末了,
大家都在期盼着发年终奖回家过年,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不过部分没钱的人就动起了歪心思。
最近有运营在论坛发帖称,
上上周运营部同事的亚马逊账号收到别人的勒索消息,
说这些订单都是他们做的测评单,
要求汇款一万多元,
第一感觉是百思不得其解,
这些怎么可能泄露呢?
后面报警了,
两天就抓到人,
才发现居然是前同事,
当场在派出所给老板娘跪下了,
说自己是资金问题才出此下策,
乞求写谅解书,
不写这人基本毁了,
老板娘心善,
最后还是写了。
你们认为,
这个谅解书应该写吗?
圆圆看了一下,
说不应该写谅解书的评论占多数,
说不应该写的理由是,
第一,这一次写了,
会给这个员工一种错觉,
只要认错就有可能被原谅,
以后搞不好会犯更大的错误。
作为成年人,
应该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买单。
第二,虽然没给公司造成实质性的损失,
万一公司没有及时发现,
支付了这笔款项,
损失的还是公司。
如果公司资金不富裕,
被频繁勒索运转不下去倒闭了,
勒索的员工可能也不会心怀愧疚。
说应该写的理由是,
第一,这件事上,
除了时间成本和精神损失,
似乎就没有其他太大的资源损失。
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讲,
以德报怨,
通过一封简单的谅解书能绑定一个人的关系,
是一个低成本的交易。
虽然日后不一定能带来收益,
但是起码也是有收益的可能。
第二,老板可以树立善良和仁慈的形象,
能够让自己的员工更加信服,
日后管理下来也更加轻松。
这个理由也有几分道理。
其实这样的事也是不少的,
圆圆记得之前还写过某大卖也是因为测评,
账号收到服务商勒索敲诈的信息,
为了息事宁人,
大麦也是吃了哑巴亏,
默默付了这个钱,
后来服务商得寸进尺,
一再索要,
大卖才忍不住寻求另外的途径解决,
不过也是损失了一笔钱。
这次员工勒索这件事,
也给卖家被勒索提供了一个解决的新思路。
不过有一个问题也值得卖家思考,
员工为什么敢明目张胆勒索前东家呢?
圆圆分析了一下原因,
写出来大家一起看看。
这个运营敢这样做,
是不是之前已经有成功的案例了?
才会大着胆子来勒索,
毕竟卖家被部分不良服务商勒索的事也是不少见的。
之前有卖家的对手帮卖家放测评单,
结果买手找卖家,
卖家一脸懵逼,
但是订单啥都都是真实的
最后,只好含泪被动刷单
卖家只能吃哑巴亏。
还有一个就是亚马逊的政策,
导致卖家非常害怕账号来差评,
亚马逊现在严查刷单,
卖家害怕自己的刷单行为被亚马逊发现,
不少人也选择给钱息事宁人,
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种不良风气。
这件事也让圆圆想起了那些年亚马逊跨境电商公司和亚马逊运营的爱恨情仇。
亚马逊运营和亚马逊公司有点相爱相杀那味。
有的运营离职后觉得公司做得不仗义,
跟卖甚至卖前公司相同产品的也不在少数,
圆圆记得之前写过,
有卖家发现自己公司的运营,
自己开发自己运营,
能力很不错,
但是这位运营给公司选的产品,
同时也推给了他的朋友,
并且他的朋友也是做亚马逊的卖家。
他推出去的产品,
他朋友盈利了,
也会给他发提成,
提成比例相对公司给的,
要高不少。
而且一问这个运营就爽快承认了,
这位运营的观点是,
自己选的产品,
公司又没有买断,
万一自己离职了,
公司也不会补偿钱给他,
他离职了啥都没有了,
和公司是劳动关系,
公司只付钱给他选品,
没付钱说只能给一家公司选,
还说别的运营平时在公司负责运营账号,
不代表人家工作之外不能自己干自己的账号或者兼职外面的账号。
所以在部分运营眼里,
自己平时上班努力工作了,
下班以后自己做的兼职赚钱,
公司也管不着,
也不应该管。
这些道德层面上的各执一词,
谁也说不清楚;
但是如果涉及到法律层面,
还是建议走法律途径,
毕竟任何时候,
干任何事都不能触碰法律的底线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