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10个社交媒体账号,印尼本土流量该怎么玩?
原始问题:
“一开始不开广告的情况下,如何能让listing收录到在标题五点描述完全没出现过的关键词,从而可以刷到这个关键词。可黑可白,欢迎高手来讨论下?
不考虑广告开这个不相关的词的情况下
如何让listing可以收录到listing没有出现过的关键词
不考虑填search term 这些”
问题分析:
这其实是一个脑洞问题,因为真实情况下我们不可能不开广告,所以没有什么实操性,但通过思考这样的脑洞题,可以加深我们对亚马逊系统运作机制的理解,所以也算是有些价值。
先分析收录的原理:动静相关性,相关性突破阈值后产品就会被系统收录。
静态相关:平台通过抓取产品的类目、标题、五点、产品描述、QA、Review等信息理解、收录产品并推送相关流量;
动态相关:平台根据客户的浏览、点击、对比、加购、收藏、下单等行为判断产品和关键词之间的相关性高低。
所以广告打关键词能增加收录其实是因为提高了产品的动态相关性。
既然题主说Listing和Search Term中完全没有这个“不相关的词”,又想增加它的收录,那就得通过干扰客户的行为才能实现,那就得让客户产生大量的以下行为:
1. 浏览了该关键词下的产品详情页,又浏览了我们的产品 (产生对比浏览相关性)
2. 加购了该关键词下的产品,同时加购物车我们的产品(产生共同加购相关性)
3. 该买了该关键词下的产品,同时购买我们的产品(产生共同购买相关性)
想办法产生大量上述行为后,我们的产品和该关键词的相关性就会急剧提高,但是否会出现在搜索结果列表里面还不好说,但至少客户在搜索这个不相关的关键词时就会推送很多我们产品的流量,例如FBT、Compare with,看了又看,买了又买等。
然后可以进一步想办法让客户在搜索该关键词时通过上述自然流量位置直接购买产品,这样的行为数量超过阈值后,产品就会出现在搜索结果页面,彻底完成收录。
注意事项:
1. 收录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是需要持续不断的客户购物行为去维持的,即使完成收录,但后续如果客户在真实购买行为中不会产生购买我们的产品的需求,推荐的流量就会越来越少,关键词排名就会越来越靠后,最终掉出20页数之后,相当于踢出收录;
2. 干扰客户行为数量的阈值只能定性分析,无法定量分析,需要多少个这样的行为需要看类目的流量大小;
3. 大量干扰客户实际行为,极有可能会被系统判定为刷单,账号安全如何保证,也需要楼主去考虑。
补充信息:
新品刚上架时还没有任何购物数据,所以平台会更多考虑静态相关,随着开广告等推广动作,单量逐渐增多动态相关的比重会逐渐增大,所以我一般在产品中后期单量稳定以后,基本不会再对Search Term里进行改动,因为意义不大(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关键词的相关性影响自然流量(关键词自然排名,FBT、Compare、看了又看、买了又买以及其他自然流量推荐位),因此相关性很重要。但要注意的是这不代表仅通过高相关性就能让产品自然排位出现在第一位,因为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那些实力强劲的竞品们又有哪个相关性不高呢?
所以在正常的推关键词排名场景下关键词相关性更多起到一个门槛的作用,等跨过了这道门槛,关键词再想往前就得靠坑产了。
关键词的排名受到两个因素影响:关键词相关性和关键词坑产。
相关性是坑产的前提,高相关性,说明产品更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就会产生更多订单,更多的订单代表着更高的坑产;
坑产高又能反过来代表更高相关性,因为坑产代表着曝光、浏览、点击和加购,这些用户行为会进一步增强产品和关键词之间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