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带动贫困地区出口成交额超17亿美元
在亚马逊平台上,对于买家退货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偶尔一次普通的退货不可怕,可怕的是欺诈退货和恶意退货。
众所周知,亚马逊的退货规则是:自商品送达时间起30天内,如商品、包装保持原状且配件齐全,那么就可以提供全款退货的服务。
以国内淘宝为例,仅仅是7天无理由退货机制就已经滋生了很多薅羊毛团队,而亚马逊是30天,且几乎不受任何限制。
如果是FBA卖家,那么发/退货都需要依靠其他人来处理。如果卖家本人想对亚马逊的退货提出异议,那么将会是一个极其困难且漫长的过程。
许多人就利用亚马逊这一退货机制将原包装内的货物取出,塞进一些同等重量的”垃圾“躲过亚马逊的检查。
从亚马逊角度来讲,亚马逊员工承受着迅速处理退货的压力,所以这些在原包装下的”垃圾“就有可能会被重新出售。
而新的顾客收到这个装着”垃圾“的商品,又会再次退货以及差评,如此往复,卖家辛苦经营的listing差不多就玩完儿了。
去年,佛罗里达州的Hoai Tibma被指控重大盗窃罪。他重复使用预付费运输标签,在31个不同帐户上完成了42000项退货,Tibma因此获得了超过10万美元的报销。
还有2019年8月,来自西班牙的22岁的James Gilbert Kwarten偷梁换柱,在退货包裹里装上相应重量的垃圾,将真正的产品卖掉,从中获利37万美元。
由于退货包裹都摆放在并不经常检查的仓库中,直到随机检查的时候有人打开了一个盒子发现里面装满了垃圾,该骗局才被发现。
像这样的欺诈行为还有很多,只是暂时没被发现。
1、先是购买大量竞争对手订单使其库存亏空,然后在亚马逊规定退货期内最后几天一次性的申请退货;
2、购买竞争对手的产品后,用提前准备好的假冒版本替代,然后以该产品是假冒产品为由,要求退款;
3、通过多个账户反复购买竞争对手的产品,然后申请退货,从而达到不停骚扰竞争对手的目的。
之前就有一位卖家反映他的店铺在一天夜里突然收到近400个订单,起初他没有起疑,没想到,数日过去,这些订单全都被通知退货,而平台的规则很明确,要求卖家必须在48小时内完成退款。
作为亚马逊卖家,高频退货率可能预示着你的店铺将会被警告,停售listing,甚至可能会关店。
而且亚马逊卖家无法大量取消订单,因为这样会影响店铺信用。因此,有时候即使察觉某个消费者的“惯用伎俩”,也没法多次取消订单。
1、在你的产品及包装上印上外人不可见的、独一无二、不可篡改的标签;
2、如果有条件的话,记录下订单包装及退货处理区域的录像,最好是能够清晰显示产品图像。同时要求退货审查人员在可视下展示出序列号和条形码,避免偷梁换柱、以次充好的行为;
3、如果是价值较高的物品,可将跟踪和投保的送货服务与GPS相连,或者签收时要求签名+照相双重确认来避免买家说“未收到货”的情况发生;
4、可将之前所有的退货订单做一个统计,记录下这类订单之间的共同点以及最后的处理结果,有助于以后同类订单的判断与分析;
5、可根据发货方式选择录制发货视频,或是给买家发送电子邮件确认订单货品已经发出。
提前做足准备可以规避很多的风险。就算最后买家依旧要求退货,情况也会好很多,至少你收到的不再会是一堆“假冒伪劣”。
对于来自同行恶意竞争的退货,该如何处理?
1、确保自己店铺运营listing是原创的、且没有违反平台规则;
2、对相关产品采取设置限拍和留证发货的方式,让恶意竞争对象下单的难度增加,确保自己发出了产品,并且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3、收集相关恶意行为证明,力求申请平台删除订单或评论,并向其投诉举报恶意行为,如若订单涉及的数目和金额平台难以查处,还可选择报警处理;
4、可以查找该买家的退换货率和评论星级,如果可以证明其在其他店铺也存在着恶意退还货和恶意评论的行为,那么可以考虑与这些卖家联名投诉,申请平台对其封号处理。
相对于在遭遇退货后再回头来处理问题,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将恶意退货直接扼杀在摇篮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预防上,那么可以从卖家角度最大程度地减少恶意或欺诈退货的发生。